合法配资平台排名 新日铁千亿收购美国钢铁案再增变数

财盛证券_中国十大配资APP_正规炒股配资平台

  • 首页
  • 财盛证券
  • 中国十大配资APP
  • 正规炒股配资平台
  • 栏目分类
    你的位置:财盛证券_中国十大配资APP_正规炒股配资平台 > 正规炒股配资平台 > 合法配资平台排名 新日铁千亿收购美国钢铁案再增变数
    合法配资平台排名 新日铁千亿收购美国钢铁案再增变数
    发布日期:2024-07-27 04:47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      在美国总统拜登有意干预的情况下,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(下称新日铁)斥资千亿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生变。

      据《金融时报》援引知情人士报道,拜登将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4月10日抵达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之前发表声明,对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之事表示严重担忧。

      该报道称,美国官员和律师已起草了这份声明,白宫已私下向日本政府通报了拜登的决定。

      拜登发表声明的时机意义重大,因为上周新日铁已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交了提案。该委员会是美国负责审查国家安全风险入境投资的机构间小组。

      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该笔收购案的担忧。尽管拜登尚未明确表态反对,但已被市场解读为反对收购。

      上述报道发出后,美国钢铁公司股价应声而跌。截至3月13日收盘,美国钢铁公司下跌12.77%,报收40.86美元(约合293.79元人民币);截至3月14日收盘,新日铁股价下跌0.58%,报收3586日元(约合174.5元人民币)。

      去年12月18日,新日铁宣布,以每股55美元、总价为141亿美元的股权价值,收购已有122年历史的美国钢铁公司。包括债务在内,该交易价值达149亿美元(约合1063亿元人民币)。

      美国钢铁公司具有123年历史,可以说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。其成立于1901年,总部位于匹兹堡,由“钢铁大王”卡内基的卡内基钢铁公司,以及联合钢铁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合并而成,曾是美国最大钢铁公司,控制着美国钢产量的65%,先后吞并了50多家企业。

      但由于美国钢铁市场下滑,2023年前三季度,美国钢铁公司实现收入139.09亿美元(约合993亿元人民币),同比减少16.85%;净利润9.75亿美元(约合70亿元人民币),同比减少58.51%。

      相比之下,新日铁是一家较为年轻的公司,正式成立于1970年,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,是日本最大钢铁企业,主要工厂设在千叶县君津市、爱知县东海市、大分县大分市、山口县光市等。

      新日铁预计2023财年营收达9万亿日元(约合4447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约一成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200亿日元(约合208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近四成。

     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《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3》显示,新日铁2022年产量为4437万吨,在位列第4;美国钢铁公司产量为1449万吨,位列全球第27。

      两者合并后,产量相加为5886万吨,将仅次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和安赛乐米塔尔。若按照产能计算,新日铁在交易完成后的年产能有望超过安赛乐米塔尔,跻身全球第二。

      据知情人士向《金融时报》透露,尽管美国法律赋予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某些外国收购的权力,但拜登不会直截了当地表示应该阻止该交易。

      在此之前,拜登和前任总统特朗普已对该笔交易表现出消极表态。路透社报道称,特朗普表示,若他当选,他将全力阻止新日铁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。

      这一收购宣布以来,也招致了美国民主党、共和党议员以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批评,阻碍重重。

      从新日铁和美国钢铁公司的表态看,依旧坚持该交易。美国钢铁公司发布声明指出,新日铁和美国钢铁公司的合并,是最佳的交易选择,对美国钢铁、就业和国家安全都会是积极的发展方向。

      美国钢铁公司声明图片来源:美国钢铁公司

      声明指出,两家公司合并将增强美国钢铁行业的多元性和竞争力,为美国钢铁公司贡献新资本和技术进步并支持就业增长。该交易完成后,美国钢铁公司将保留其标志性名称,以及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总部。

      新日铁则明确表示,不会裁员、关闭工厂或转移生产,并表示正在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进行持续讨论,已聘请世界顶级律师事务所之一艾金·岗波参与其中。

     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主席戴维·麦考尔此前表示:“美国钢铁公司和日本钢铁公司都没有就这笔交易与工会进行接触,这本身就违反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协议合法配资平台排名,该协议要求美国钢铁公司通知我们控制权或业务条件的变化。”



    上一篇:正规期货配资 机器生命觉醒!首个OpenAI机器人问世 马斯克“坐不住了”
    下一篇:低息股票配资代理 墨西哥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上涨 一半流向制造业